福利(benefits)是雇主為雇員提供的以非貨幣支付或延期支付形式為主的各種補充性的報酬和服務,是員工因勞動而獲得的各種間接的經濟性回報。福利具有保障性、非貨幣性和延期性的特點。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企業自主福利。法定福利是國家法律或行政法規強制企業為員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俗稱“五險一金”)以及帶薪休假。2016年7月,人社部發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并實施。2017年1月,河北邯鄲、江蘇泰州等12個城市進行試點,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
企業的自主福利通常包括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集體福利設施(如職工食堂、閱覽室、體育活動場所等)、逢年過節發給員工的各種實物,以及為保障和提高員工生活質量而實施的措施,如旅游、免息貸款等。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退休制度的改革以及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諸多不足的暴露,補充養老保險制度日益受到政府、企業、事業機關與員工的關注。其中,在機關事業單位中,補充養老保險通常體現為職業年金制度。在國外,職業年金制度已經具備相當成熟的管理體系,擁有完善的市場化運營以及稅收優惠等配套措施,是公職人員養老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的通知》正式發布,規定職業年金由單位和個人按照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計入個人賬戶,職業年金基金可參與市場化運營。相應地,在企業中,補充養老保險可以體現為企業年金制度。但是相較于職業年金的強制性,企業年金取決于企業的意愿,除此之外,兩者并無本質差別。雖然目前我國的職業年金制度與企業年金制度并不成熟,但是考慮到我國的國情以及企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的需要,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制度是大勢所趨。
從福利的發展歷史看,早期的福利更多體現了普惠性和保障性,組織的員工均能享受組織的福利,不同員工在福利上的差別不大。但是隨著管理實踐的發展,福利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多,出現了一些只有特定群體才能夠享受的福利,比如針對企業高管的福利、針對核心員工和優秀員工的福利等,于是福利開始具備激勵性的特點。尤其是隨著彈性福利制度的出現,企業鼓勵員工通過努力工作掙得更多的福利額度,從而能夠自行選擇更多的福利項目,這進一步提高了福利的激勵性。
(資料來源:眾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詢CRC 行研中心)
====================================================================
眾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詢公司/廣州/重慶管理咨詢公司,管理創造效益,咨詢成就商業!眾智云慧助推中國管理咨詢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成都管理咨詢/咨詢服務/戰略規劃/十四五規劃/人力資源/薪酬考核/績效管理/股權激勵/三項制度/成都咨詢公司/流程制度/企業文化/崗位價值評估
歡迎瀏覽 http://www.jinchengfilterpaper.com 成都辦公室:028-61894747 客服熱線:400-687-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