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成都管理咨詢你的企業真的在做OKR嗎?
編輯:眾智云慧管理咨詢CRC 行研中心
日期:2022年8月17日
關鍵詞:OKR、管理咨詢、KPI、薪酬績效、績效管理、成都咨詢公司
正文:
破除之法,回歸根本——文化與人
我很喜歡的一個自由顧問,寫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企業都喜歡OKR而反對傳統績效管理,他問企業,你覺得OKR好在哪里?
企業說,OKR強調和員工溝通,但KPI不是。他反問,你們公司KPI績效管理管理制度里有規定不跟員工溝通嗎?沒有!而且KPI績效管理反而非常關注溝通和面談。那么為什么規定了卻不去溝通?是你們人的問題還是體系的問題?
企業說,OKR更強調上下方向一致。他反問,KPI難道不也應該是上下方向一致嗎?從目標的戰略分解上難道沒有員工的溝通嗎?是誰把KPI體系變成了“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
——選自文章一句話“蔣”述管理真諦 (10) - KPI,還是OKR?這是個問題.
KPI也好,OKR也罷,都只是形式上的噱頭,拋開績效管理的本質去討論工具,那只是在糾結一個偽命題。就好像一個小孩子去開寶馬,把車撞了,你說寶馬不好,于是給他換了部奔馳,他就能開好了嗎?
重點是文化和人。
“優秀的員工遇到壞的體系,體系永遠贏;優秀的體系遇到壞的文化,文化永遠贏”。
很多企業認為,企業的業績表現只與公司規定、工作流程、管理結構或政策體制有關。因此,當公司的軟件產品無法及時發貨時,他們會針對其他企業的開發流程調整自己的進度;當生產率停滯不前時,他們調整的是績效管理體系;當團隊之間合作不暢時,他們想到的是結構重組……
那該怎么辦?我建議,要逼自己一把,直面最核心也是最難的那一點:改變文化和人!
因為要改變文化和人,所以我們管理者的思維方式,需要變化。
管理者迷信體系,有一個心理因素,就是“這不是我的錯”。
我會做業務,不會做體系,我承認這方面是我的弱點,那我就找個會做體系的人來就好了。他來了,體系還做不好,那就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了。
想想看,你公司里多少人腦子里都有這樣一個思維模式:組織按照創造它們的方式運轉,出了問題就是“系統”導致的。原因總是外在的,是“別的東西”造成的。
我們認為的都是別人的錯,我們認為那是組織的問題,我們認為這是體系的問題,我們認為這是社會的問題。
可難道“我”不是其中的一員嗎?
因為要改變文化和人,所以我們招聘管理者的標準,需要變化。
一家企業的HR告訴我,我們這里,新高管其他都不用管,他們只需要給我們引入體系,所以我們看人的核心,不是溝通能力,而是體系搭建能力。比如我們找了好幾個阿里的人,想建立風險制度,都失敗了,看起來阿里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說,一般的管理人員只會照抄上一家的體系和制度,稍好一點的管理人員會根據新公司的情況、對上一家的體系制度做調整。但這些實際上都很簡單。擬定一套制度、標準、流程,只是紙上的東西,難道不簡單嗎?
如果你要的只是這樣的高管,那你招聘他來了以后肯定會失敗。因為他無論怎么精心設計制度體系,發布之后,第一個破壞制度的人,也許就是他的老板!這個制度,后面會被老板們改了又改,慢慢失去效果不說,大家還質疑新高管的專業性。
大家說,這個高管導入的制度不夠落地。你若問大家什么叫落地呢?大家回答說,落地就是,符合我們企業的特點,大家用著順手。如果這個落地是企業最終追求的目標,那么制度根本不需要引進,就做個民意調查就可以了,因為大家心中都有期待的流程,按照那個做,用著最順手了。你還導入什么體系?!
真正的成功,是把風險意識植入到你們這里每個人心目中,改變人,才能讓制度落地。所以,你不需要你的新高管有溝通能力?
最后的話
問題出現的真正原因根本不在于企業的流程、體系或結構,而是在于員工的行為。要想實現真正的企業變革,關鍵并不在于實施新的流程,而在于促使員工更有主人翁精神,更勇敢,更有創造力,包括一把手本人。
我們,要成為科學管理的主人,而不是科學管理的奴隸。
(資料來源:企業管理信息、眾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詢CRC 行研中心)
====================================================================
眾智云慧成都管理咨詢公司/廣州/重慶管理咨詢公司,管理創造效益,咨詢成就商業!眾智云慧助推中國管理咨詢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成都管理咨詢/咨詢服務/戰略規劃/十四五規劃/人力資源/薪酬考核/績效管理/股權激勵/三項制度/成都咨詢公司/流程制度/企業文化/崗位價值評估